大佛顶首楞严经今译 概述(7)

传奇故事

与其他佛经不同的是,楞严经传入中国较晚,这里面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。

在公元580年,有位印度僧人来到中国,与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交流,期间提及楞严经,与天台宗的止观法门义理相近。智者大师对这部未曾谋面的楞严经自然十分仰慕,再加上他研读妙法莲华经时,有些不明白的地方。因此,智者大师非常希望能将楞严经请到东土来。于是,他在天台山顶上设了一个拜经台,经常虔诚地向西方礼拜,整整持续了十八年。但遗憾的是,直到圆寂,智者大师也没有请到楞严经。

后来,印度天竺国有一位法师叫般刺密谛,听说智者大师为了请楞严经如此虔诚,深为感动,就暗下决心要把楞严经带到东土。然而,楞严经被天竺国奉为国宝,严禁外传。般刺密谛法师曾经将楞严经带出,到边境时被守边的官员查出。失败后,般刺密谛法师又想了一个办法,就是先将楞严经背下来,这样就不怕查了。没想到,再次到边境后,因长途跋涉,路途艰辛,般刺密谛法师竟然忘记了经文,只好又无功而返。

经历了两次失败,一般人早就打了退堂鼓,而般刺密谛法师就像智者大师一样,请经弘法的意志极其坚定。最后,他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办法,先将经文写在白布上,然后将把自己的胳膊切开,将经文塞进去再缝合。到了东土的广州后,再剖开胳膊取出经文。然而,此时的白布已经血肉模糊,难以辨识。就在绝望之际,一位哑女忽然开口说话,说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,字迹就会显现。一试,果然现出了密密麻麻的经文。

接下来,就是翻译楞严经,般刺密谛法师自然是主译。翻译完后,般刺密谛法师就匆匆回国了,为什么呢?他要自首,楞严经是他带出国的,要处分就处分他,不要处分别的人。真的是大德啊。

如此说来,楞严经能传到东土,真的是几多曲折。今天,我们有幸拜读楞严经,一定要珍惜先贤大德请经弘法的功德,好好用心去读去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