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处征心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阿难言:我尝闻佛开示四众,由心生故,种种法生;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。我今思惟,即思惟体,实我心性,随所合处,心则随有,亦非内、外、中间三处。
阿难说:我曾经听佛开示四众弟子,由于心生,导致种种法生;由于法生,又导致种种心生。我现在想,我这个能思维的体就是我的心,而与所缘的境相合之处,心随之生起,心不一定在内、在外或在中间处。
佛告阿难:汝今说言,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,随所合处,心随有者。
佛告诉阿难:你现在说,由于法生,导致种种心生,与所缘之境相合之处,心随之生起。
是心无体,则无所合。若无有体,而能合者,则十九界因七尘合,是义不然。
既然这个心因境而有,那它是没有自体的,也就不能与境相合。如果没有自体也能与境相合,那这个境只能是六尘之外的第七尘,相合出十八界之外的第十九界,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若有体者,如汝以手自挃其体,汝所知心,为复内出,为从外入?若复内出,还见身中;若从外来,先合见面。
如果这个心有自体,那么,你用手摸自己的身体,你那能知的心,是从身体内部出来的,还是从身体外部进去的呢?如果是从内部出来的,它应当先看见自己的身体之内;如果是从外部进去的,它应当先看到你的脸。
阿难言:见是其眼,心知非眼,为见非义。
阿难说:看见东西是眼的作用,了知是心的作用,了知不是眼见,说心能看见是不对的。
佛言:若眼能见,汝在室中,门能见不?则诸已死,尚有眼存,应皆见物,若见物者,云何名死?
佛说:如果眼不需要心就能看见,那么,这个房间相当于你,门相当于你的眼睛,门能看见吗?人如果已经死了,但眼睛还在,它应当能看见东西吧,如果能看见,为什么说他已经死了呢?
阿难,又汝觉了能知之心,若必有体,为复一体,为有多体?今在汝身,为复遍体,为不遍体?
阿难,我再问你,你那能知的心,如果有自体的话,那它是单一的,还是多个的?它是遍布在你全身,还是只在相合的地方?
若一体者,则汝以手挃一支时,四支应觉。若咸觉者,挃应无在。若挃有所,则汝一体,自不能成。
如果心体是单一的,那你用手摸一个肢体时,你的四肢应当同时都有觉知。如果全身都有觉知,那到底摸那儿也就无法确定了。所以,如果你能感觉到摸的部位,而说心体是单一的,就不对了。
若多体者,则成多人,何体为汝?
反过来,如果有多个心体,那你就相当于多个人,到底哪一个是你呢?
若遍体者,同前所挃。
如果心遍布全身,(前面已经讲过)那就无法觉知到底摸哪了。
若不遍者,当汝触头,亦触其足,头有所觉,足应无知,今汝不然。
如果心体只在相合处,那你先摸头然后摸脚,你就只能觉知到头,而不能觉知到脚,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。
是故应知,随所合处,心则随有,无有是处。
所以,应当知道,你说心与所缘之境相合处就是心随之生起的地方,这种说法是不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