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12)五阴虚妄

五阴虚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云何五阴,本如来藏,妙真如性?
阿难,为什么说五阴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所显现的幻相呢?

阿难,譬如有人,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唯一晴虚,回无所有。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,则于虚空,别见狂华,复有一切狂乱非相。
阿难,譬如有个人,用没有翳病的眼睛去看天空,看到的是晴朗的虚空,干干净净。如果这人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晴空,时间久了,眼睛会疲劳,这时候,就会在虚空之中看到种种幻花,以及种种似是而非的幻相。

色阴当知,亦复如是。
色阴的产生也是这个道理。

阿难,是诸狂华,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。
阿难,这种种幻相,既不是虚空中来的,也不是从眼睛里出的。

如是阿难,若空来者,既从空来,还从空入。若有出入,即非虚空。空若非空,自不容其华相起灭,如阿难体,不容阿难。
阿难,如果种种幻相是从虚空中来的,既然从虚空中来,当幻相消失时,就会回到虚空中去。但如果有东西在虚空中出入的话,这就不是虚空了。如果虚空不虚,那就无法容纳别的东西在其中生来灭去,这就好像阿难你的身体,既然不是空的,就不会再容纳另一个阿难。

若目出者,既从目出,还从目入。即此华性,从目出故,当合有见。
如果种种幻相是从眼睛里出来的,既然从眼睛里出来,当幻相消失时,就会回到眼睛里。既然它是从眼睛里出来的,就应当有见性。

若有见者,去既华空,旋合见眼;若无见者,出既翳空,旋当翳眼。
如果它有见性的话,它出去时出现在虚空中,回来时就应当能看见眼睛;如果没有见性,那它出去时应遮住部分虚空,回来时应遮住部分眼睛(,但事实上,眼睛能看到虚空中的幻相,恰恰说明眼睛没有被遮住)。

又见华时,目应无翳,云何睛空,号清明眼?
如果说幻相是从眼睛里出来的,既然幻相出现在虚空,眼睛应该是清净的,但实际上,看到幻相恰恰说明眼睛有翳,怎么能算清净眼呢?

是故当知,色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所以,应当知道,色阴是虚妄的,但其本性是如来藏妙真如性,既非因缘而生,也非自然而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