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四(13)初心二义

初心二义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云何名为众生世界?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界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方位有十,流数有三。一切众生,织妄相成,身中贸迁,世界相涉。
阿难,什么是众生世界呢?世为时间相,是迁流的,界为空间相,是有方位的。就界而言,有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等十个空间;就世而言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等三个时间。众生世界,其实就是六根与时空交织妄成的,身心与世界相互涉入,相互影响。

而此界性,设虽十方,定位可明,世间只目东西南北,上下无位,中无定方。
就界而言,虽然有十个方位,但可以明确定位的,只有东、西、南、北,而上、下以及中间,其实是模糊的。

四数必明,与世相涉,三四四三,宛转十二,流变三叠,一十百千,总括始终。
东、西、南、北这四个空间相,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个时间相,两两相乘,就得到了十二个时空相,每个时空相又各含十个方位,十十相乘,得一千二百个时空相,囊括整个世界。

六根之中,各各功德有千二百。阿难,汝复于中,克定优劣。
就六根的体性而言,它们原本具足一千二百功德(,但就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,六根的功德并不相同)。阿难,你要明白六根各自的优劣。

如眼观见,后暗前明,前方全明,后方全暗,左右旁观三分之二。统论所作,功德不全,三分言功,一分无德,当知眼唯八百功德。
眼根只能看见眼前,而不能看见眼后,而左右两边呢,也只能看到三分之二的范围。所以,眼根的功德是不全的,如果把所有功德分为三份的话,眼根缺了三分之一,也就是说,眼根就只有八百的功德。

如耳周听,十方无遗,动若迩遥,静无边际,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耳根能听到十方的声音,没有遗漏,无论动相静相,远近都能听到。所以,耳根是圆满的,有一千二百的功德。

如鼻嗅闻,通出入息,有出有入。而阙中交,验于鼻根,三分阙一,当知鼻唯八百功德。
鼻根的嗅性要通过鼻子的呼吸来实现,气息有出有入,但在不出不入的时候嗅性就缺失了。所以,鼻根的功德缺了三分之一,只有八百的功德。

如舌宣扬,尽诸世间出世间智,言有方分,理无穷尽,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舌根能宣扬世间和出世间种种智慧,尽管每个地方的语言有所不同,但都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道理。因此,舌根是圆满的,有一千二百功德。

如身觉触,识于违顺,合时能觉,离中不知。离一合双,验于身根,三分阙一,当知身唯八百功德。
身根能分别出违顺,但这依赖于触尘与身根的和合,分离时就没有触觉。也就是说,身根的功德缺了三分之一,只有八百功德。

如意默容,十方三世,一切世间出世间法,唯圣与凡,无不包容,尽其涯际,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意根能分别十方三世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,无论是圣人还是凡夫的境界,没有不能包容的。因此,意根的功德是圆满的,有一千二百功德。

阿难,汝今欲逆生死欲流,返穷流根,至不生灭,当验此等六受用根,谁合谁离,谁深谁浅,谁为圆通,谁不圆满。
阿难,你想要逆转生死欲流,超越身心世界的束缚,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源,那你就要在这六种受用根中,知道哪些是合中有知的,哪些是离中有知的,哪些深,哪些浅,哪些圆通,哪些不圆满。

若能于此悟圆通根,逆彼无始织妄业流。得循圆通,与不圆根,日劫相倍。
如果能在六根中找出圆通的根,你就能逆转无始以来的妄心业流。以圆通的根修一天,相当于以不圆通的根来修一劫。

我今备显,六湛圆明,本所功德,数量如是,随汝详择其可入者,吾当发明,令汝增进。
刚才我已经把六根的根性及其功德数量告诉你了,你可以从中仔细选择适合你的法门,我会再告诉你怎么去修,使你智慧增进。

十方如来,于十八界,一一修行,皆得圆满无上菩提,于其中间,亦无优劣。
对于十方如来而言,在十八界中,无论从哪个法门契入,都能修得圆满无上菩提,这当中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。

但汝下劣,未能于中圆自在慧。故我宣扬,令汝但于一门深入,入一无妄,彼六知根,一时清净。
但是,对于根器低下的人,还不能于六根中得到圆融自在。所以,我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圆通法门,一门深入进去,只要在此一根破除妄心,那么,其他六根都能获得清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