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五(3)缚脱无二

缚脱无二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于是阿难,及诸大众,闻佛如来无上慈诲,只夜伽陀,杂糅精莹,妙理清彻,心目开明,叹未曾有。阿难合掌,顶礼白佛:我今闻佛,无遮大悲,性净妙常,真实法句,心犹未达,六解一亡,舒结伦次。惟垂大慈,再愍斯会及与将来,施以法音,洗涤沈垢。
阿难和法会大众听了如来慈悲的教诲,尤其是刚才说的偈颂,把诸多修行法要精辟地总结出来,让人一下子彻悟了妙理,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。阿难合掌顶礼,对佛说:我刚才听了佛以大慈大悲心宣说的性净妙常等真实不虚的法义,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六根清净后连“一”也不可得,为什么解结需要遵循一定的次第。祈愿如来大慈大悲,为法会大众和未来众生宣说法音,以洗涤众生的尘垢。

即时如来,于师子座,整涅盘僧,歛僧伽梨,揽七宝几,引手于几,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,于大众前绾成一结,示阿难言:此名何等?
这时,如来在师子座上整好衣冠,然后从七宝几上取来劫波罗天人奉献的华巾,在大众面前打了一个结,然后问阿难:这叫什么?

阿难大众俱白佛言:此名为结。
阿难和大众都回答:这叫结。

于是如来,绾叠华巾,又成一结,重问阿难:此名何等?
于是,如来又在华巾上打了一个结,再问阿难:这叫什么?

阿难大众,又白佛言:此亦名结。
阿难和大众又回答:这也叫结。

如是伦次,绾叠华巾,总成六结,一一结成,皆取手中所成之结,持问阿难,此名何等?阿难大众,亦复如是,次第酬佛,此名为结。
就这样,如来在华巾上打了六个结,每次都问阿难和大众这叫什么,阿难和大众也都一一作了回答,说这叫结,

佛告阿难:我初绾巾,汝名为结,此叠华巾,先实一条,第二第三,云何汝曹复名为结?
佛对阿难说:我打第一个结时,你说这叫结,这条华巾最初确实只有一个结,那么在打第二个结和第三个结时,你们为什么还叫它是结呢?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此宝叠华,缉绩成巾,虽本一体,如我思惟,如来一绾,得一结名,若百绾成,终名百结,何况此巾只有六结,终不至七,亦不停五,云何如来只许初时,第二第三不名为结?
阿难对佛说:世尊,这条宝叠华巾是棉纱纺织而成,虽然它只是一条,但我这么想,如来每打一次结,就得到一个新的结,如果打一百次结,就会得到一百个结,何况这条华巾只打了六个结,还不够七个结,也没有在打第五个结时停止,为什么认为第一个结才叫结,第二第三个结不叫结呢?

佛告阿难:此宝华巾,汝知此巾元止一条,我六绾时,名有六结。汝审观察,巾体是同,因结有异。于意云何,初绾结成,名为第一,如是乃至第六结生,吾今欲将第六结名,成第一不?
佛告诉阿难:你知道这条华巾本来就是一条,而我打了六次结,所以说有六个结。你好好观察,这六个结其实都是同一条华巾,只不过打了结才出现不同。你说说看,打第一个结的时候,叫第一结,打到第六个结的时候,我现在要把这第六结叫做第一结,可以吗?

不也,世尊。六结若存,斯第六名,终非第一。纵我历生,尽其明辩,如何令是六结乱名?
(阿难回答说:)不可以,世尊。如果已经打了六个结,那第六个结只能叫第六结,而不能叫第一结。尽管我历劫培养出辩论的才能,那我也不能胡乱命名啊。

佛言:如是。六结不同,循顾本因,一巾所造,令其杂乱,终不得成。则汝六根,亦复如是,毕竟同中,生毕竟异。
佛说:是这样。六个结虽然各不相同,但寻找它们的根本,是同一条华巾所生,但是,它们的名称是有顺序的,不能搞乱。众生的六根也是如此啊,本来是同一个体,但它们生起却是有次第的,是不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