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点评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我今白世尊,佛出娑婆界,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。
我现在回答世尊的问题,佛出现于娑婆世界,教化众生的最好法门,就是从闻性而入,这是真正清净无碍的。
欲取三摩提,实以闻中入。
一个初发心者,想要入三摩地,应当从观照闻性开始。
离苦得解脱,良哉观世音。
娑婆世界的众生要想离苦得解脱,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最好的法门。
于恒沙劫中,入微尘佛国,得大自在力,无畏施众生。
观世音菩萨在无数劫中,化身于无数的国土,自在无碍,并将种种无畏之力施于众生。
妙音观世音,梵音海潮音。
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时,说法的妙音就像梵天的音声那么清净,又像海潮的音声那么有力。
救世悉安宁,出世获常住。
妙音能使世间的众生获得安宁,也能使欲出世者获得常住不退转。
我今启如来,如观音所说,譬如人静居,十方俱击鼓,十处一时闻,此则圆真实。
我现在告诉如来为什么耳根是最圆通的,正如观世音菩萨刚才所说的,假设一个人静静地呆着,这时,从十个方向同时击鼓,这个人就能同时听到十个方向的鼓声,这就是耳根圆通的实证。
目非观障外,口鼻亦复然。
而眼根呢,不能看到障碍物之外的东西,舌和鼻也是一样。
身以合方知,心念纷无绪。
身根需要与触尘相合才有触觉,意根产生的念头杂乱无绪的。
隔垣听音响,遐迩俱可闻。
可是耳根呢,即使中间隔着一堵墙,远近的声音也能听到。
五根所不齐,是则通真实。
这种通达无碍的特性,是其他五根不具备的,这说明只有耳根才是圆通的。
音声性动静,闻中为有无。
对于声音来说,有动静之分,相应地,就会感觉有声音或没有声音。
无声号无闻,非实闻无性。
没有声音的时候似乎没有听到什么,但其实闻性一直都在。
声无既无灭,声有亦非生。
当没有声音的时候,闻性并没有灭,当有声音的时候,闻性也没有生。
生灭二圆离,是则常真实。
也就是说,闻性已经远离了生和灭的对立,因而是真实常在的。
纵令在梦想,不为不思无。
就算在梦中,闻性也不会因为意识被梦境所缠绕而失去。
觉观出思维,身心不能及。
闻性能够脱离思维而存在,这是其他五根所不及的。
今此娑婆国,声论得宣明。
在这个娑婆世界,人往往要靠声音来表达想法。
众生迷本闻,循声故流转。
但众生迷失了本具的闻性,被虚妄的声相所牵引,所以陷入生死轮转。
阿难纵强记,不免落邪思。
阿难虽然博闻强记,但还是被声(邪咒)所转。
岂非随所沦,旋流获无妄。
只要被声音所转,就会沉沦,但如果一接触声尘就反观闻性,就能破除虚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