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六(10)四种清净

四种清净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整衣服,于大众中,合掌顶礼,心迹圆明,悲欣交集,欲益未来诸众生故,稽首白佛:大悲世尊,我今已悟成佛法门,是中修行得无疑惑。常闻如来说如是言,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萨发心;自觉已圆,能觉他者,如来应世。我虽未度,愿度末劫一切众生。
阿难整理好衣服,在大众中向佛合掌顶礼,此时,他对修行的法门已经明明白白,不禁悲喜交加。为了让未来的众生也能开悟,他向佛稽首并说:大慈大悲的世尊啊,我现在已经明白了成佛的法门,对于按此法门修行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了。我过去常常听如来说,自己还未得度,却先想着度别人,这是菩萨发心啊;自己圆满地觉悟了,又能帮助别人觉悟,这是如来应世啊。现在,我虽然还没有得度,但我愿意救度未来众生。

世尊,此诸众生,去佛渐远,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。欲摄其心,入三摩地,云何令其安立道场,远诸魔事,于菩提心得无退屈?
世尊,未来的众生离开佛说的正法越来越远了,而邪师所说的法,如恒河沙那样多。那么,众生想要收摄散乱的妄心,入三摩地,他们应当怎样安立道场,远离种种魔障,使菩提心不退转呢?

尔时世尊,于大众中,称赞阿难:善哉善哉,如汝所问,安立道场,救护众生末劫沈溺,汝今谛听,当为汝说。
这时,世尊在大众中称赞阿难:善哉善哉,你问怎样安立道场,救护末法时期沈溺于苦海的众生,现在你仔细听,我为你宣说。

阿难大众,唯然奉教。
阿难和大众都静静地等待佛的开示。

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,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
佛对阿难说:你常听我宣说戒律,其中有修行三决定义,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这叫三无漏学。

阿难,云何摄心,我名为戒?
阿难,为什么我说摄心为戒呢?

若诸世界,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
如果六道众生能做到内心不再生起淫欲的念头,就不会再有生死相续。

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
你修三昧,原本是为了出离尘劳,但如果淫心不除,就不可能出离。

纵有多智,禅定现前,如不断淫,必落魔道,上品魔王,中品魔民,下品魔女。彼等诸魔,亦有徒众,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
就算你有很多的智慧,也修习了很深的禅定功夫,但如果不断除淫心,必定会堕入魔道,其中,上品者成为魔王,中品者成为魔民,下品者成为魔女。这些魔又各有徒众,并且都以为自己修成无上道。

我灭度后,末法之中,多此魔民,炽盛世间,广行贪淫,为善知识,令诸众生,落爱见坑,失菩提路。
在我灭度后的末法时期,这样的魔王、魔民、魔女在世间特别多,他们广行贪淫之道,众生还以为是善知识,落入爱欲的坑中,错失了菩提正道。

汝教世人,修三摩地,先断心淫,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。
你要教导世人,想要修三摩地,必须先断除淫心,这就是过去诸佛世尊的第一决定清净明诲。

是故阿难,若不断淫,修禅定者,如蒸砂石,欲其成饭,经百千劫,只名热砂,何以故?此非饭本,砂石成故。
所以,阿难,如果不断除淫心而去修习禅定,就像蒸砂石想使其成为米饭,即使历经百千劫的时间,最终也只是得到热砂而已,为何会如此呢?因为这本来就不是能做成饭的米,只是砂石而已。

汝以淫身,求佛妙果,纵得妙悟,皆是淫根,根本成淫,轮转三涂,必不能出。
如果你以淫欲之身去求成佛的妙果,即使你很有智慧,领会了佛法的玄妙,但终究只是淫根,修得的是淫果,还会在三恶道轮转,无法出离。

如来涅盘,何路修证?必使淫机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斯可希冀。
那么,如来的涅盘境界应该怎么修证呢?必须彻底断灭淫欲的念头,最后连断灭的念头也没有了,这样才有可能成就菩提。

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
像我这样说的,才叫佛说;如果不像我这样说的,那就叫波旬说,是邪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