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六(13)四种清净

四种清净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如是世界六道众生,虽则身心无杀盗淫,三行已圆,若大妄语,即三摩地不得清净,成爱见魔,失如来种。
阿难,如果六道众生,虽然身心断灭了杀、盗、淫,这三方面的修持已经圆满,但如果犯了大妄语,那他还是不能入清净的三摩地,而会落入一种觉得自己已有很高成就的魔道,失去菩提的种子。

所谓,未得谓得,未证言证,或求世间尊胜第一,谓前人言,我今已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道、辟支佛乘、十地地前诸位菩萨,求彼礼忏,贪其供养。
所谓大妄语,就是没有证得,却说自己已经证得,或者贪求尊贵的地位,宣称自己已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道、辟支佛乘以及十地菩萨果位等等,目的是希望人们礼赞他,供养他。

是一颠迦,销灭佛种,如人以刀断多罗木。佛记是人,永殒善根,无复知见,沈三苦海,不成三昧。
这种大妄语的人,将失去佛种,就像有人用刀砍断多罗木,木就再也不会生长了。佛断定这样的人,永远失去善根,不会再有佛的知见,会一直沉沦苦海,不能成就三昧。

我灭度后,敕诸菩萨及阿罗汉,应身生彼末法之中,作种种形,度诸轮转。
我灭度以后,要求诸菩萨和阿罗汉们,应身出现于末法世间,化作种种形相,去救度生死轮转中的众生。

或作沙门,白衣居士,人王宰官,童男童女,如是乃至,淫女寡妇,奸偷屠贩,与其同事,称赞佛乘,令其身心,入三摩地。
有的化为比丘,有的化为居士,有的化为人王、宰官,有的化为童男、童女,甚至化为淫女、寡妇、奸佞、盗贼、屠夫、小贩等等,与同类的凡夫共事,在共事过程中,称赞佛法,使这些众生的身心入三摩地。

终不自言,我真菩萨,真阿罗汉,泄佛密因,轻言末学。唯除命终,阴有遗付。
但始终不要说出自己是真正的菩萨,真正的阿罗汉,不要轻易泄漏佛的旨意和自己的身份。只有在命终的时候,才可以隐讳地透露一些信息。

云何是人,惑乱众生,成大妄语。
末法时期,有人声称自己是菩萨或阿罗汉,这是在惑乱众生,犯了大妄语。

汝教世人,修三摩地,后复断除,诸大妄语,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。
你要教导世人,想要修三摩地,除了要断除淫心、杀心、偷心外,还要断除大妄语,这就是诸佛世尊的第四决定清净明诲。

是故阿难,若不断其大妄语者,如刻人粪,为栴檀形,欲求香气,无有是处。
所以,阿难,如果不断除大妄语,而去修禅定者,就像有人雕刻粪便为檀香果的形状,希望其散发香气,这是不可能的。

我教比丘,直心道场,于四威仪一切行中,尚无虚假,云何自称得上人法?
我教导比丘们,要以直心为道场,在四威仪一切行为中,不能有任何虚假,怎么能自称已得上人之法呢?

譬如穷人,妄号帝王,自取诛灭,况复法王,如何妄窃。
就像穷人,自称是帝王,只能自取诛灭,更何况自称更尊贵的法王,这是何等的大妄语啊。

因地不真,果招纡曲,求佛菩提,如噬脐人,欲谁成就?
修行的人,如果因地发心是不真实的,那他证果之路一定是曲折的,这种人去求无上菩提,就像咬自己的肚脐,怎么可能呢?

若诸比丘,心如直弦,一切真实,入三摩地永无魔事,我印是人,成就菩萨无上知觉。
如果诸比丘,因地发心像弦一样直,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,那他们入三摩地就没有魔障,我授印这样的人将来能成就无上菩提。

如我所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
像我这样说的,才叫佛说;如果不像我这样说的,那就叫波旬说,是邪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