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种渐次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阿难,如是众生,一一类中,亦各各具,十二颠倒。
阿难,这十二类众生中,每一类又各自具足全部十二种颠倒之因。
犹如捏目,乱华发生,颠倒妙圆,真净明心,具足如斯,虚妄乱想。
这些颠倒,就像揉眼睛时会看到幻花一样,是妙圆的真净明心一念妄动,才产生种种妄想。
汝今修证佛三摩提,于是本因元所乱想,立三渐次,方得除灭。如净器中,除去毒蜜,以诸汤水,并杂灰香,洗涤其器,后贮甘露。
你现在要修证三摩地,对于最初的一念妄动而导致的种种颠倒妄想,需要经过三个渐次,才可以除灭。就像一个器皿,先要除去其中的毒蜜,然后用热水加上香灰,将器皿洗涤干净,最后才能用来装甘露。
云何名为三种渐次?一者修习,除其助因;二者真修,刳其正性;三者增进,违其现业。
什么是三种渐次呢?一是修习,除灭发生颠倒的助因;二是真修,刳除导致轮回的正性;三是增进,不被种种现前的业行所转。
云何助因?阿难,如是世界十二类生,不能自全,依四食住,所谓段食、触食、思食、识食。是故佛说,一切众生,皆依食住。
什么是助因呢?阿难,这世界的十二类众生,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而生存,而要依靠四种饮食,即所谓的段食、触食、思食、识食。因此,佛说一切众生都是依靠饮食而生存的。
阿难,一切众生,食甘故生,食毒故死。是诸众生,求三摩提,当断世间五种辛菜。
阿难,一切众生,食甘味者生,食毒味者死。同样,这些众生要获得三摩提,就应当不食世间的五种辛食。
是五种辛,熟食发淫,生啖增恚。
这五种辛食,如果熟吃,会使人生发淫欲;如果生吃,会使人增添嗔恨。
如是世界食辛之人,纵能宣说十二部经,十方天仙,嫌其臭秽,咸皆远离。
因此,食五辛的人,即使他能宣说十二部经,但本应护持他的十方天仙,因嫌弃他的臭秽,都远远地离开了。
诸饿鬼等,因彼食次,舐其唇吻,常与鬼住,福德日销,长无利益。
只有那些饿鬼,喜欢五辛的味道,会舔他的嘴巴,因而他经常与鬼在一起,这样,福德就会一天天地减少,最后就没有任何利益了。
是食辛人,修三摩地,菩萨天仙,十方善神,不来守护。
这些食五辛的人,想要修三摩地,菩萨和天仙以及十方善神,都不会来为他护持。
大力魔王,得其方便,现作佛身,来为说法,非毁禁戒,赞淫怒痴。命终自为魔王眷属,受魔福尽,堕无间狱。
只有大力魔王会乘机前来,显现佛的样子,来为他说法,诋毁佛制定的种种戒律,称赞其淫欲、忿怒、痴迷的恶行。这个人在命终时,自然就成为魔王的眷属,享尽了魔的福报之后,就堕入无间地狱。
阿难,修菩提者,永断五辛,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。
阿难,修菩提道的人,必须永远断食五辛,这就是第一增进修行渐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