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种渐次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云何正性?阿难,如是众生,入三摩地,要先严持清净戒律,永断淫心,不餐酒肉,以火净食,无啖生气。
什么是正性呢?阿难,众生要入三摩地,先要严格守持清净戒律,永远断绝淫心,不食酒肉,干净的食物也要用火煮熟,不要吃有生长之气的东西(指种子)。
阿难,是修行人,若不断淫及与杀生,出三界者,无有是处。
阿难,如果修行之人不断除淫欲和杀生,想要出离三界,是不可能的。
当观淫欲,犹如毒蛇,如见怨贼。
应当视淫欲如同毒蛇,或者见到贼一样。
先持声闻四弃八弃,执身不动,后行菩萨清净律仪,执心不起。
修行人要先持守声闻乘的四弃、八弃戒律,做到执身不动,然后再持守菩萨乘的清净律仪,做到执心不起。
禁戒成就,则于世间,永无相生相杀之业,偷劫不行,无相负累,亦于世间不还宿债。
身心的禁戒都成就了,就不会在世间再造相生相杀之业,也不起偷劫的念头和行为,没有相互亏欠,也没有在世间需要偿还的宿债。
是清净人,修三摩地,父母肉身,不须天眼,自然观见十方世界,睹佛闻法,亲奉圣旨,得大神通,游十方界,宿命清净,得无艰险,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。
这样身心都持戒清净之人,如果修行三摩地,用父母给予的肉身,而不必用天眼,自然就能观见十方世界,亲耳听闻佛的说法,获得大神通,能自在游历十方世界,从此宿命清净,再也不会堕落到艰险的轮回中,这就是第二增进修行渐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