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13)欲界七趣

欲界七趣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复次阿难,鬼业既尽,则情与想,二俱成空,方于世间,与元负人,怨对相值,身为畜生,酬其宿债。
还有,阿难,当沦为鬼类的恶业已经报尽,忘情与念想都已成空,这才转到世间,找到当初彼此怨恨亏欠的人,投身为畜生,以酬报欠下的宿债。

物怪之鬼,物销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枭类。
这其中,遇物而成怪鬼的,当其物形消灭,恶报现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枭鸟之类。

风魃之鬼,风销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咎徵,一切异类。
遇风而成魃鬼的,当其风灭,恶报现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不祥、怪异之类。

畜魅之鬼,畜死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狐类。
遇畜而成魅鬼的,当其所附畜生灭后,恶报现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狐狸之类。

虫蛊之鬼,蛊灭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毒类。
遇虫而成蛊鬼的,当其蛊毒灭后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毒虫之类。

衰疠之鬼,衰穷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蛔类。
遇衰而成疬鬼的,当其衰坏穷尽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蛔虫之类。

受气之鬼,气销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食类。
遇气而成饿鬼的,当其气灭尽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供人食用之类。

绵幽之鬼,幽销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服类。
遇幽而成魇鬼的,当其所附之幽冥消散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被人穿戴之类。

和精之鬼,和销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应类。
遇精灵而成魍魉鬼的,当其精灵消散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应时节而迁移的候鸟一类。

明灵之鬼,明灭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休徵。
遇咒术而成役使鬼的,当咒术灭去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吉祥之类。

一切诸类依人之鬼,人亡报尽,生于世间,多为循类。
附人形而成传送鬼的,当其所附人形灭后,恶报报尽,就会投生于世间,多半成为猫狗之类。

阿难,是等皆以业火干枯,酬其宿债,傍为畜生。
阿难,这些众生都是由于其业火烧枯,进而酬还其所欠宿债,这才成为畜生的。

此等亦皆,自虚妄业,之所招引,若悟菩提,则此妄缘,本无所有。
畜生的果报都是因妄想而造作的恶业所招引的,如果能悟到真如本性是真净妙圆的,则畜生的果报本不可得。

如汝所言,宝莲香等,及琉璃王,善星比丘,如是恶业,本自发明,非从天降,亦非地出,亦非人与,自妄所招,还自来受。
正如你所说的,宝莲香比丘尼以及琉璃王、善星比丘等人,他们所受的业报,都是因为他们自己所造的业,而不是从天而降的,也不是从地里冒出的,更不是别人强加的,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所招引的,还得自己来承受。

菩提心中,皆为浮虚,妄想凝结。
其实,在本自清净的菩提心中,这一切都是幻相,是妄想凝结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