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诸业障菩萨品(2)

净诸业障菩萨品

​​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善男子,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,我人众生及与寿命,认四颠倒为实我体,由此便生,憎爱二境,于虚妄体,重执虚妄。
善男子,一切众生,从无始以来,就执着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命相,把这四种颠倒妄想执着为实有的我,由此便产生了憎或爱的两种境界,这样就在虚妄的我上又增加了一重虚妄。

二妄相依,生妄业道,有妄业故,妄见流转,厌流转者,妄见涅槃,由此不能入清净觉。
这二重虚妄相互辗转,众生因妄而造业,因业而妄见流转,其中,厌离流转者,又妄见所谓涅磐,正因如此,众生无法进入清净觉地。

非觉违拒诸能入者,有诸能入,非觉入故。
其实,并不是清净觉地刻意阻拦你进入,而是,只要你认为有一个能入的清净觉地,这就不是真正的清净觉地。

是故动念及与息念,皆归迷闷。
所以,众生不管是起了妄念,还是刻意地想要息灭妄念,都还在迷惑之中。

何以故?由有无始,本起无明,为己主宰,一切众生,生无慧目,身心等性,皆是无明,譬如有人,不自断命。
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,从无始以来,众生就被根本无明所主宰,一切众生都没有清净的慧眼,身心等习性其实都是无明妄想,就像有人,即使断除了很多妄想,但他断不了命根。

是故当知,有爱我者,我与随顺,非随顺者,便生憎怨,为憎爱心养无明故,相续求道,皆不成就。
所以应当知道,众生执着有个我,于是,对于随顺我或不随顺我的境界,生出憎爱之心,而憎爱之心又进一步助长无明,在憎爱与无明的相互辗转中修行,是无法成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