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卷第一(3)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无上世间解,闻彼所说偈,大乘诸度门,诸佛心第一,善哉善哉问,大慧善谛听,我今当次第,如汝所问说。
无上世间解(佛,译者注)听了大慧菩萨的偈颂,称赞说:善哉,善哉,大慧,你的提问,都是大乘佛法的行门,以及诸佛的第一义,好吧,你认真听,我将按照你提问的次第顺序回答你的问题。
生及与不生,涅槃空刹那,趣至无自性。
不管是生灭法,还是不生不灭法,例如涅槃或空,其实都是无自性的。
佛诸波罗蜜,佛子与声闻,缘觉诸外道,及与无色行,如是种种事。
大慧,你刚才问,有几种波罗蜜,菩萨、声闻、缘觉以及诸外道有什么区别,怎样修到无色定,等等。
须弥巨海山,洲渚刹土地,星宿及日月,外道天修罗。
大慧,你刚才问,各刹土的须弥山、大海水、土地、星宿及日月有什么区别?还有,各刹土为何要化现出外道、诸天、阿修罗?
解脱自在通,力禅三摩提,灭及如意足,觉支及道品,诸禅定无量,诸阴身往来,正受灭尽定,三昧起心说。
大慧,你刚才问,怎样得到解脱、自在神通、十力、禅定的境界,为什么要说四如意足、七觉支及三十七菩提分,怎样出入禅定的境界而持身不动,怎样修正受灭尽定,三昧之中为何又起觉想?
心意及与识,无我法有五,自性想所想,及与现二见,乘及诸种性。
大慧,你刚才问,藏、意、识有什么区别,什么是无我五法(相、名、妄想、正智、如如,译者注),什么是三自性(妄想自性、缘起自性、成自性,译者注),什么是想及所想,怎样才能不生断见和常见,为什么要分三乘教法,众生分哪几种性?
金银摩尼等,一阐提大种,荒乱及一佛,智尔焰得向。
大慧,你刚才问,金银、摩尼珠的宝性从何而生,什么是一阐提,世界为何是四大种组成,为什么有这么多刹土,为什么佛说迦叶佛、拘留孙佛、拘那含佛是我,如何断除所知障?
众生有无有,象马诸禽兽,云何而捕取,譬因成悉檀,及与作所作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众生有还是无有,象马等禽兽,人为什么要捕杀,佛的教法和对机众各有几种,什么是作和所作?
丛林迷惑通,心量不现有,诸地不相至,百变百无受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世间为什么有林树、蔓草,这些无情器物也是心所变现,菩萨如何超越阶位,为什么三乘弟子还会有变易生死,怎么才能入于涅槃,不受后有?
医方工巧论,伎术诸明处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世间的医方是何因缘能治病,世间的学问、技巧是什么因缘而起的?
诸山须弥地,巨海日月量,下中上众生,身各几微尘。
大慧,你没有问,诸刹土的须弥山、四大海水、日月星辰有多少,下中上所有众生化为微尘各有多少?
一一刹几尘,弓弓数有几,肘步拘楼舍,半由延由延。
大慧,你没有问,一佛刹土化为微尘有多少?一弓(计量单位,译者注)化为微尘有多少,一肘步(计量单位,译者注)化为微尘有多少,一拘楼舍(计量单位,译者注)化为微尘有多少,半由旬(计量单位,译者注)化为微尘有多少,一由旬(计量单位,译者注)化为微尘有多少?
兔毫窗尘虮,羊毛穬麦尘,钵他几穬麦,阿罗穬麦几,独笼那佉梨,勒叉及举利,乃至频婆罗,是各有几数。
大慧,你没有问,多少兔毫、窗尘可构成一虮(幼虫,译者注),多少羊毛化为微尘可构成一粒麦子?一钵的羊毛化为微尘可构成多少麦子?一斛的羊毛羊毛化为微尘可构成多少麦子,乃至十斛、万斛、亿斛的羊毛化为微尘可构成多少麦子?
为有几阿㝹,名舍梨沙婆,几舍梨沙婆,名为一赖提,几赖提摩沙,几摩沙陀那,复几陀那罗,为迦梨沙那,几迦梨沙那,为成一波罗,此等积聚相,几波罗弥楼。
大慧,你没有问,多少阿㝹(微尘,译者注)可构成一粒舍梨沙婆(芥子,译者注),多少舍梨沙婆可构成赖提(草子,译者注),多少草子可构成一摩沙(豆子,译者注),多少摩沙重一陀那罗(铢,译者注),多少陀那罗相当于一迦梨沙那,多少迦梨沙那相当于一波罗,多少波罗相当于一座须弥山?
是等所应请,何须问余事。
类似这样的问题太多太多,你如果问这些问题,永远问不完。
声闻辟支佛,佛及最胜子,身各有几数,何故不问此?
声闻、辟支佛、佛及菩萨的身体如果化为微尘各有多少,大慧,你怎么不问这个问题呢?
火焰几阿㝹,风阿㝹复几,根根几阿㝹,毛孔眉毛几?
大慧,你没有问,火焰有多少微尘构成,风有多少微尘构成,一根毛有多少微尘构成,人身上的毛孔、眉毛有多少微尘构成?
护财自在王,转轮圣帝王,云何王守护?
大慧,你刚才问,如何成为护财自在王、转轮圣帝王,王如何守护国土?
云何为解脱?
大慧,你刚才问,已解脱、未解脱的修行者各有几种?
广说及句说,如汝之所问。
大慧,你刚才问,长颂、短句各几种?
众生种种欲,种种诸饮食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众生的种种爱欲是如何生起的,众生为什么需要饮食?
云何男女林,金刚坚固山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要住在男女林,为什么金刚山充满无量珍宝?
云何如幻梦,野鹿渴爱譬,云何山天仙,揵闼婆庄严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说世间法如梦如幻,就像烈日暴晒下的水气,为什么鸡罗山、铁围山、金刚山充满仙人和闼婆?
解脱至何所,谁缚谁解脱,云何禅境界,变化及外道?
大慧,你刚才问,解脱后至于何处,是谁被束缚,谁得到解脱,禅定的境界分几种,佛法与外道有相似之处,如何辨析?
云何无因作,云何有因作,有因无因作,及非有无因?
大慧,你刚才问,什么是无因作,什么是有因作,什么是有因无因作,什么是无有无因作?
云何现已灭,云何净诸觉,云何诸觉转,及转诸所作?
大慧,你刚才问,怎样证到不生不灭,怎样使念念增长的妄心平息,为什么无明惑想在辗转不息,怎么才能超越有所作的妄想?
云何断诸想,云何三昧起,破三有者谁,何处为何身?
大慧,你刚才问,怎样断除诸妄想,为什么入于三昧后有觉生,破除三有的是谁,在何处破,以何身破?
云何无众生,而说有吾我,云何世俗说,唯愿广分别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说无有众生,却说有真我,为什么佛不直接说第一义谛而随顺世间而说方便法,你恳请我为你解说。
所问相云何,及所问非我,云何为胎藏,及种种异身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何立了种种法相,又说我空及法空,为什么众生有生死迁流,为什么佛能诸佛土同时现身但名色各异?
云何断常见,云何心得定,言说及诸智,戒种性佛子,云何成及论,云何师弟子,种种诸众生,斯等复云何?
大慧,你刚才问,什么是断见和常见,怎样才能得定,种种言说是什么因缘生起的,众生的根性分为几种,各种戒律对应于何种众生的根性,佛子有几种,系统性的经论有几种,佛弟子有几种,成为男女和不男不女的因缘是什么?
云何为饮食,聪明魔施设,云何树葛藤,最胜子所问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众生为何要饮食,为什么心能思考和分别,魔及外道各有几种,如何以名相来言说佛法的义理,成为林树、蔓草的因缘是什么?佛弟子经常问这个问题。
云何种种刹,仙人长苦行,云何为族姓,从何师受学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佛化现这么多刹土,仙人为什么乐于苦行,释迦种和甘蔗种的因缘是什么,怎样才称得上禅师?
云何为丑陋,云何人修行,欲界何不觉,阿迦腻吒成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有人生而卑陋,为什么修行过程有进有退,为什么在欲界不能成就正等正觉,而要在无顶天成佛?
云何俗神通,云何为比丘,云何为化佛,云何为报佛,云何如如佛,平等智慧佛,云何为众僧,佛子如是问。
大慧,你刚才问,菩萨怎样修到难胜地,成为比丘的因缘是什么,成为化佛的因缘是什么,成为报佛的因缘是什么,成为如如佛的因缘是什么,成为平等智慧佛的因缘是什么,僧伽有几种,佛弟子是这样问的。
箜篌腰鼓华,刹土离光明,心地者有七,所问皆如实,此及余众多,佛子所应问。
大慧,你刚才问,为什么有的刹土的形状像箜篌,为什么有的刹土的形状,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刹土的形状像花,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刹土没有日月也能放光明,菩萨怎样修到远行地,类似的问题都着在相上,佛弟子无论如何也问不完。
一一相相应,远离诸见过,悉檀离言说,我今当显示,次第建立句,佛子善谛听,此上百八句,如诸佛所说。
大慧,你刚才所问的问题,都与识心妄动有关,要远离种种邪见,就必须明白,佛法并不在言说的名相中,我现在就为你揭示第一义。我刚才把你问的问题重新归纳,佛弟子要认真听,以上一百零八句,是诸佛的传法心要。
不生句生句,常句无常句,相句无相句,住异句非住异句,刹那句非刹那句,自性句离自性句,空句不空句,断句不断句,边句非边句,中句非中句,常句非常句,缘句非缘句,因句非因句,烦恼句非烦恼句,爱句非爱句,方便句非方便句,巧句非巧句,净句非净句,成句非成句,譬句非譬句,弟子句非弟子句,师句非师句,种性句非种性句,三乘句非三乘句,所有句非所有句,愿句非愿句,三轮句非三轮句,相句非相句,有品句非有品句,俱句非俱句,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,刹土句非刹土句,阿㝹句非阿㝹句,水句非水句,弓句非弓句,实句非实句,数句非数句,数句非数句,明句非明句,虚空句非虚空句,云句非云句,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,风句非风句,地句非地句,心句非心句,施设句非施设句,自性句非自性句,阴句非阴句,众生句非众生句,慧句非慧句,涅槃句非涅槃句,尔焰句非尔焰句,外道句非外道句,荒乱句非荒乱句,幻句非幻句,梦句非梦句,焰句非焰句,像句非像句,轮句非轮句,揵闼婆句非揵闼婆句,天句非天句,饮食句非饮食句,淫欲句非淫欲句,见句非见句,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,戒句非戒句,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,谛句非谛句,果句非果句,灭起句非灭起句,治句非治句,相句非相句,支句非支句,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,禅句非禅句,迷句非迷句,现句非现句,护句非护句,族句非族句,仙句非仙句,王句非王句,摄受句非摄受句,宝句非宝句,记句非记句,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,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,味句非味句,事句非事句,身句非身句,觉句非觉句,动句非动句,根句非根句,有为句非有为句,无为句非无为句,因果句非因果句,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,节句非节句,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,杂句非杂句,说句非说句,毗尼句非毗尼句,比丘句非比丘句,处句非处句,字句非字句。
(以上字句,译者不再逐句翻译,因为每一句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义理,那就是:有无俱谴,不落二边,清净自如,无一法可得。)
大慧,是百八句,先佛所说,汝及诸菩萨摩诃萨,应当修学。
大慧,以上这一百零八句,诸佛都是这样传法的,你和诸菩萨应当修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