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卷第一(18)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复次,大慧,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、自性、二无我相,趣究竟,为安众生故,作种种类像,如妄想自性处,依于缘起。
还有,大慧,菩萨了知心意识等五法、三自性、二种无我,一切法唯心所现,本自如如,因此而得究竟解脱,但为了济度众生,菩萨出入诸刹土,现种种身相。看上去,菩萨仍然落于依缘而起的妄想自性(,但实际上,菩萨不住涅槃,随缘度化,这才是自觉圣智的最高境界)。
譬如众色如意宝珠,普现一切诸佛刹土,一切如来大众集会,悉于其中听受佛法。
譬如摩尼宝珠,能随缘显现一切宝色,菩萨也是如此,能自在出入一切刹土,能示现于一切如来法会听法。
所谓一切法,如幻如梦,光影水月。
(菩萨了知,)一切法都是如幻、如梦、如光影、如水月。
于一切法,离生灭断常,及离声闻缘觉之法,得百千三昧,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。
菩萨于一切法,离于生灭、断常二见,远离声闻缘觉小乘之法,因而得百千三昧,及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。
得三昧已,游诸佛刹,供养诸佛,生诸天宫,宣扬三宝。示现佛身,声闻菩萨大众围绕。
菩萨以三昧力,自在游历诸佛刹,供养诸佛。有时投生诸天宫,宣扬三宝。有时示现佛身,声闻、菩萨、大众恭敬围绕。
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,分别演说外性无性,悉令远离有无等见。
菩萨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,为众生演说一切法唯心所现、无有自性的道理,使众生远离有无、断常等邪见。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这时,世尊想要重宣此义,以偈颂说:
心量世间,佛子观察。
世间一切法,都是自心所现,佛弟子应如此观察。
种类之身,离所作行。
菩萨以自心现量得以度脱,可随缘化现种种身相,无有障碍。
得力神通,自在成就。
以三昧力,得以自在游历诸佛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