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卷第二(2)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尔时,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,复请世尊:惟愿为说,修行无间,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。
这时,大慧菩萨,观未来众生,想要如实修行,于是,又请求世尊:恳请您为我们解说,修行人如何知行合一,无有间隙,就像诸菩萨摩诃萨一样得修行大方便。
佛告大慧:菩萨摩诃萨,成就四法,得修行大方便。云何为四?谓善分别自心现,观外性非性,离生住灭见,得自觉圣智善乐,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
佛告诉大慧:菩萨摩诃萨成就了四法,才得修行大方便。哪四法呢?分别是:善分别自心现,观外性非性,离生住灭见,得自觉圣智善乐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所成就的四法,得修行大方便。
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?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,离我我所,无动摇,离去来,无始虚伪习气所熏,三界种种色行系缚,身财建立,妄想随入现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。
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?就是观三界一切法,虽有种种差别相,但都是自心所现,离于我及我所,不动不摇,不去不来,但众生受无始以来虚妄习气所熏,被三界种种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所缚,从而建立虚妄的身心世界,妄想由此而生,但诸妄想是无自性的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善分别自心现。
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?谓焰梦等一切性,无始虚伪妄想习因,观一切性自性,菩萨摩诃萨,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。
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?就是观一切法,如烈焰,如梦幻,无自性可得,似乎有相生,是因为无始以来虚妄习气所熏而有,菩萨摩诃萨这样观一切法,了无自性,从而入圣智境界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。
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?谓如幻梦一切性,自他俱性不生,随入自心分齐,故见外性非性,见识不生,及缘不积聚,见妄想缘,生于三界,内外一切法不可得,见离自性,生见悉灭,知如幻等,诸法自性,得无生法忍。得无生法忍已,离生住灭见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。
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?就是菩萨观一切法,俱是缘起性空,无自相共相可得,只是因自心分别对待而现生住灭,由此观心外无法,因而识不生起,缘不积聚,既然因缘不起,三界一切法也无从生起,所谓生住灭的妄见,俱无自性,皆不可得,一切境界如梦如幻,当体无生,而证无生法忍。得了无生法忍,就彻底远离生住灭的妄见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。
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?谓得无生法忍,住第八菩萨地,得离心意意识,五法自性,二无我相,得意生身。
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?就是菩萨证无生法忍,安住于八地(不退转地),远离心、意、识、五法、三自性、二种无我相,(一切无生而无不生,)由此得意生身。
世尊,意生身者,何因缘?
(大慧问):世尊,以何因缘称为意生身呢?
佛告大慧:意生身者,譬如意去,迅疾无碍,故名意生。譬如意去,石壁无碍。于彼异方,无量由延,因先所见,忆念不忘,自心流注不绝,于身无障碍生。
佛告诉大慧:所谓意生身,譬如人的意识,即念即至,迅疾无迟。又譬如心意的来来去去,即使石壁也不能障碍。又譬如心意,能忆念他方无量由旬之外的事物,这是因为先前所见,就于心中产生记忆,并且流注不绝,犹如置身其中。
大慧,如是意生身,得一时俱。
大慧,菩萨所得意生身,也是如此,迅疾,无碍,遍在。
菩萨摩诃萨意生身,如幻三昧力,自在神通,妙相庄严,圣种类身,一时俱生,犹如意生,无有障碍。随所忆念本愿境界,为成就众生,得自觉圣智善乐。
菩萨所得意生身,具足如幻三昧之力,自在神通,妙相庄严,现大成就圣人的相貌,以上功德都是一时俱生的,就像人的心意,没有任何障碍。得意生身的菩萨,可以随自己的本愿,自在出入诸佛土而度众生,得自觉圣智善乐。
如是菩萨摩诃萨,得无生法忍,住第八菩萨地,转舍心意意识,五法自性,二无我相身,及得意生身,得自觉圣智善乐。
这样的大菩萨,证无生法忍,安住八地(不退转地),转舍心、意、识、五法、三自性、二无我身,得意生身,这就是菩萨的自觉圣智善乐。
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,当如是学。
以上就是菩萨所成就的四法,是修行的大方便,你们应当好好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