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卷第二(7)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这时,世尊想要重宣此义,以偈颂说:
幻梦水树影,垂发热时焰,如是观三有,究竟得解脱。
(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,)如幻,如梦,如水中倒影,如空中光环,如海市蜃楼,这样来观察三有,究竟能得解脱。
譬如鹿渴想,动转迷乱心,鹿想谓为水,而实无水事。
譬如群鹿,被口渴所迫,见到旷野中的烈焰晃动,心就迷乱起来,以为真的是水,但实际上那不是水。
如是识种子,动转见境界。愚夫妄想生,如为翳所翳。
同样,识心中蕴含了无数的种子,迷乱时就会现出种种境界。愚痴的凡夫所起的种种妄想分别,就像有翳病的人见到空中幻花。
于无始生死,计著摄受性,如逆楔出楔,舍离贪摄受。
众生之所以陷于无始的生死中,是因为执着心的能摄和所摄,这样,就像以楔出楔,(永远不可能拔出楔,)所以,应当舍离一切执着。
如幻咒机发,浮云梦电光,观是得解脱,永断三相续。
(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,)如咒术所驱动的木人,如浮云闪电,这样来观察一切现象,就能永断三有的相续。
于彼无有作,犹如焰虚空,如是知诸法,则为无所知。
诸法本自清净,一切能作与所作是虚幻不实的,就像烈焰在虚空中闪耀,这样来了知诸法,就远离了一切知见。
言教唯假名,彼亦无有相,于彼起妄想,阴行如垂发。
一切言教都是方便说,随缘施设,没有实在自性可得,如果对言教生起种种妄想分别,就像有翳病的人看到空中光环。
如画垂发幻,梦揵闼婆城,火轮热时焰,无而现众生。
(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,)如画,如空中光环,如海市蜃楼,如烈焰,无有自性,但因众生起妄念而现前。
常无常一异,俱不俱亦然,无始过相续,愚夫痴妄想。
外道所分别的“常无常”、“一异俱不俱”等,也是如此,无有自性,这都是因为无始以来的虚伪习气相续不断,愚痴的凡夫生起种种妄想。
明镜水净眼,摩尼妙宝珠,于中现众色,而实无所有。
明镜,平静的水面,水泡,无翳病的眼,摩尼宝珠,都能呈现种种色像,但并无真的色像生起。
一切性显现,如画热时焰,种种众色现,如梦无所有。
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的显现,如画,如烈焰,虽然呈现种种色像,但终究如梦如幻,无自性可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