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经卷第二(11)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尔时,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世尊,佛说缘起,即是说因缘,不自说道,世尊,外道亦说因缘,谓胜、自在、时、微尘生,如是诸性生。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,有间悉檀,无间悉檀?
这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您先前说佛说法离于有无,但您又经常说缘起,说一切法因缘生,而不说一切法是自心显现。世尊,外道也经常说因缘,他们认为一切法,依胜性、自在天、时间或微尘等而生。那么,世尊所说的缘起法,与外道所说的因缘法,是不同的教法,还是相同的教法呢?
世尊,外道亦说有无有生,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已灭。如世尊所说“无明缘行,乃至老死”,此是世尊无因说,非有因说。
世尊,有的外道说有因生,有的外道说无因生,而世尊您也说一切法本无自性,因缘而生,因缘而灭,例如,您说的“无明缘行,乃至老死”,(但“无明”从何而来,您没有说,)这似乎就是外道所说的无因论,而不是因缘法。
世尊建立作如是说“此有故彼有,非建立渐生”,观外道说胜,非如来也。
世尊您又说过“此有故彼有,非建立渐生”,这跟因缘法是矛盾的,还不如外道所说的有因论,一切法由胜性生呢。
所以者何?世尊,外道说因,不从缘生,而有所生。世尊说观因有事,观事有因。如是,因缘杂乱,如是,展转无穷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世尊,外道认为,一切法,因胜性生,而胜性无需缘合。而世尊您说,有因则有果,而果又成因。这样一来,因缘就彼此混杂,辗转反复,永无尽头(,与佛说的缘起无性是矛盾的)。
佛告大慧:我非无因说,及因缘杂乱说。此有故彼有者,摄所摄非性,觉自心现量。大慧,若摄所摄计著,不觉自心现量,外境界性非性,彼有如是过,非我说缘起。我常说言:因缘和合而生诸法,非无因生。
佛告诉大慧:我说的,并不是外道的无因论,也不是因缘混杂不清的意思。所谓“此有故彼有”,其实是方便说,究竟意义上,心和境都没有实在自性,一切法唯心所现。大慧,如果有人认识不到一切法唯心所现,执着于心和境有没有实在自性,这样才会落入因缘混杂、辗转反复、永无尽头的过失,这并不是我说的缘起无性。我一直说的是,一切法,因缘生,而非无因生。
大慧复白佛言:世尊,非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耶?世尊,若无性者,言说不生。是故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。
大慧又对佛说:世尊,既然有言说,(而言说来自于诸法,)那诸法怎么能没有自性呢?世尊,如果一切法无自性,则言说无法生起。所以说,有言说,一切法必然有自性。
佛告大慧:无性而作言说,谓兔角龟毛等,世间现言说。大慧,非性非非性,但言说耳。如汝所说: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者,汝论则坏。
佛告诉大慧:尽管一切法无自性,也是可以言说的,例如兔角、龟毛,在世间是不存在的,但可以言说。大慧,不能说言说有自性,也不能说言说无有自性,只要是言说,都无实义。如果像你所说的,有言说则一切法有自性,那兔角、龟毛你怎么解释呢?
大慧,非一切刹土有言说。言说者,是作耳。或有佛刹,瞻视显法,或有作相,或有扬眉,或有动睛,或笑或欠,或謦咳,或念刹土,或动摇。大慧,如瞻视,及香积世界,普贤如来国土,但以瞻视,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,及殊胜三昧。是故非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。大慧,见此世界蚊蚋虫蚁,是等众生无有言说,而各办事。
大慧:并非所有刹土都用言说来教化。所谓言说,其实只是某些刹土的教化方式而已。而在有些刹土,只要对视一下就能教化,有的刹土可以通过动作、扬眉、转睛、微笑、哈欠、咳嗽来教化,甚至心念或身体可以直接感应。大慧,香积世界,或普贤国土,各有各的教化方式,例如,菩萨只要与佛对视,就能证得无生法忍和殊胜三昧。所以,言说并无实在自性,也不能证明一切法有自性。大慧,你看这个世界,蚊虫、苍蝇等,它们没有言说,却都能做自己的事情。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这时,世尊想要重宣此义,以偈颂说:
如虚空兔角,及与槃大子,无而有言说,如是性妄想。
就像虚空、兔角或者槃大子(石女之儿,译者注),尽管不存在但有关于它们的言说,所以,认为一切法有自性,这是妄想。
因缘和合法,凡愚起妄想,不能如实知,轮回三有宅。
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但愚痴的人却以为一切法是实有自性的,从而生起种种妄想,于是在生死轮回中受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