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卷第一(5)

楞伽经卷第一(5)

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复次,大慧,有七种性自性,所谓集性自性,性自性,相性自性,大种性自性,因性自性,缘性自性,成性自性。
还有,大慧,外道讲七种性自性(终极本体,译者注),分别是:集性自性、性自性、相性自性、大种性自性、因性自性、缘性自性、成性自性。

复次,大慧,有七种第一义,所谓心境界,慧境界,智境界,见境界,超二见境界,超子地境界,如来自到境界。
还有,大慧,佛亲证的第一义(终极境界,译者注)有七种,分别是:心境界、慧境界、智境界、见境界、超二见境界、超子地境界、如来自到境界。

大慧,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。以性自性第一义心,成就如来世间、出世间、出世间上上法,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,如所建立,不与外道论恶见共。
大慧,以上七种第一义,都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亲证的境界,诸佛以第一义心,才成就世间法(权乘五教,译者注)、出世间法(三乘别教,译者注)以及出世间上上法(唯一佛乘,译者注),是诸佛以慧眼同时谛观自相(自心现量,译者注)与共相(超越有无二边,译者注)后建立的,而外道仅从自相出发,产生的见解是恶见。

大慧,云何外道论恶见共?所谓自境界妄想见,不觉识自心所现,分齐不通。大慧,愚痴凡夫性,无性自性第一义,作二见论。
大慧,为什么说外道产生的见解是恶见?因为外道仅从自心现量出发,由此妄想而产生见解,却不知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现的差别相。大慧,愚痴的凡夫,不能谛观自相与共相,对于性无性,不是执有,就是执无,从而不达第一义。

复次,大慧,妄想三有苦灭,无知爱业缘灭,自心所现幻境随见,今当说。
还有,大慧,想要灭妄想三有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译者注)之苦(果),先要灭无明(惑)、爱贪(业),而要灭惑、业、苦,我现在告诉你,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的幻境(,本自寂灭)。

大慧,若有沙门婆罗门,欲令无种有种因果现,及事时住,缘阴界入生住,或言生已灭。
大慧,种种外道如沙门婆罗门,他们要么落入无因论(自然外道,译者注),要么落入有因论(邪因缘,译者注),以此两种邪见来解释世间的因果现象,他们认为,一切事依时而住,或者依五阴、十八界、十二入而住,或者说诸法即生即灭。

大慧,彼若相续,若事,若生,若有,若涅槃,若道,若业,若果,若谛,破坏断灭论。
大慧,外道有时也谈论相续、事、生、有、涅槃、道、业、果、谛,但都落入断灭论。

所以者何?以此现前不可得,及见始非分故。
为什么呢?因为外道对诸法现前的因缘都无法了知,更不明白诸法生灭的根本。

大慧,譬如破瓶,不作瓶事。亦如焦种,不作牙事。
大慧,外道就像破的瓶子,是不能盛水的,又像烧焦的种子,是不会发芽的。

如是大慧,若阴界入性,已灭今灭当灭,自心妄想见,无因故,彼无次第生。
大慧,外道认为,阴、界、入的生因,要么已灭,要么现灭,要么当灭,总之就是断灭,这是外道从自相出发而产生的邪见,实际上就是无因论,既然无因,怎么能生出涅槃的果呢?

大慧,若复说无种有种,识三缘合生者,龟应生毛,沙应出油。
大慧,外道可能会说无种有种论,以识、根、尘等三缘和合而生诸法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龟应生出毛,沙应生出油(,但这样一来,三缘和合论与无种有种论就是彼此矛盾的)。

汝宗则坏,违决定义。有种无种说,有如是过。所作事业,悉空无义。
这种说法,违背了外道本身的教义,更违背真实的法理。正因为有种、无种的说法有这样的过失,外道的修行是徒劳的。

大慧,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,所作方便,因果自相,过去未来现在,有种无种相,从本已来,成事相承,觉想地转,自见过习气,作如是说。
大慧,那些外道说三缘和合为诸法的生因,而且在此基础上创立出种种教理,种种方便,看上去有因有果,似乎是真实的。外道认为,过去现在未来,有种无种相,都是从冥而觉生的,并传承至今,外道的冥谛论,其实是外道从自相出发产生的邪见。

如是,大慧,愚痴凡夫,恶见所噬,邪曲迷醉无智,妄称一切智说。
就是这样,大慧,这些愚痴的凡夫,被恶见所噬,被邪理所迷,却妄称其邪见为一切智说。

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,浮云火轮,揵闼婆城,无生,幻焰水月及梦,内外心现,妄想无始虚伪,不离自心。
大慧,也有一些沙门、婆罗门,观诸法皆无自性,如空中浮云,如火轮,如揵闼婆城(海市蜃楼,译者注),如幻,如焰,如水中月,如梦,内外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幻现,皆由无始以来的虚伪习气而起,一切境界,不离自心。

妄想因缘灭尽,离妄想,说所说,观所观,受用建立身之藏识,于识境界,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,无所有境界,离生住灭。
认识到一切境界唯心所现,妄想的因、缘就灭尽了,就能远离一切妄想,无说及所说,也无观及所观,身心受用,都是藏识变现,这样,识、根、尘就不再相应,一切内外境界就灭了,不再有生住灭的妄想。

自心起,随入分别。大慧,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,大悲巧方便,无开发方便。
于一切境界,都能从本觉正智来观察,念念不离自心。大慧,修到这个境界的菩萨,不久就能证得生死涅槃皆是平等不二的,以此平等清净之心,通过种种善巧方便(度化众生),但实无众生得度者,无需刻意施设。

大慧,彼一切众生界,皆悉如幻,不勤因缘,远离内外境界,心外无所见,次第随入无相处,次第随入,从地至地,三昧境界。
大慧,菩萨观一切众生都如梦如幻(,度无可度),因而远离种种缘起法,不再被内外种种境界所困扰,心外无见,于是,入于无分别相境界,再从初地开始,渐次提阶,最后入于三昧境界。

解三界如幻,分别观察,当得如幻三昧,度自心,现无所有,得住般若波罗蜜。
菩萨观三界也如幻,一切唯心所现,于是,得如幻三昧,自心回归寂静,心外无法,安住于般若解脱的彼岸。

舍离彼生所作方便,金刚喻三摩提,随入如来身,随入如如化,神通自在,慈悲方便,具足庄严,等入一切佛刹,外道入处。
到了这境界,彻底舍离了有生、有作的妄念,住于金刚坚固的正定正慧,获如来法身清净,又能随缘化身,出入诸法界,神通自在,慈悲、方便、庄严无不具足,佛土与外道平等,自在随顺。

离心意意识,是菩萨渐次转身,得如来身。
一切都是真如法性的现行(无为法,译者注),而非心、意、识的作用(有为法,译者注),这样的菩萨,能逐渐消除业力,转化色身,得如来清净妙身。

大慧,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,当远离阴界入心、因缘所作方便,生住灭妄想虚伪,唯心直进,观察无始虚伪过,妄想习气因。
大慧,要想证得如来的自在出入诸法界身,应当远离阴、界、入等妄心作用结合种种因缘而生出的幻境,以及识心的生、住、灭等虚妄,一切都从藏识出发,观察无始以来的无明根本以及业障。

三有思惟无所有,佛地无生,到自觉圣趣,自心自在,到无开发行。
所谓三有,其实是识心所现,本无一物,所谓佛土,本无生,也无灭,这样就能自觉圣智,得自心自在,无作而行。

如随众色摩尼,随入众生微细之心,而以化身,随心量度,诸地渐次,相续建立。
就像摩尼宝珠,本自清净,但能随缘显现诸色。菩萨以清净心了知众生的种种微细习气,然后根据众生的心量,以相应的化身去度化,使众生逐渐悟入菩萨的境界。

是故,大慧,自悉檀善,应当修学。
所以,大慧,自心本具的悉檀才是最上等的善法,你们应当修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