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觉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以长行回答了普觉菩萨的提问后,世尊再用偈颂重新宣说上述义理:
普觉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善男子,末世众生欲修行者,应当尽命供养善友,事善知识,彼善知识欲来亲近,应断骄慢,若复远离,应断嗔恨。
善男子,末世众生中想要修行的人,应当尽全身心供养善知识,侍奉善知识,如果善知识前来亲近,众生要断除骄慢之心,如果善知识要离开,众生不要因此而瞋恨。
普觉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善男子,末世众生,将发大心,求善知识,欲修行者,当求一切正知见人,心不住相,不著声闻缘觉境界,虽现尘劳,心恒清净,示有诸过,赞叹梵行,不令众生入不律仪。
善男子,末世众生中,发菩提心、祈求善知识的修行人,应当祈求遇到有正知见的人,这些善知识已经不执着任何尘相,也不住于声闻、缘觉二乘境界,虽然也会示现尘劳烦恼,但心总是清净的,他们示现种种过患,赞叹清净梵行,不让众生去做违反律仪的事情。
普觉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于是,普觉菩萨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:大悲世尊,快说禅病,令诸大众得未曾有,心意荡然,获大安隐。
这时,普觉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合掌,对佛说:大悲的世尊,您刚才为我们开示了各种禅病,使与会大众得到从未有过的利益,现在心意荡然,获得大安乐。
净诸业障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善男子,末世众生不了四相,虽经多劫勤苦修道,但名有为,终不能成一切圣果,是故名为正法末世。
善男子,末世众生如果不能超越上述四相,即便很多劫勤苦修道,但仍然属于有为法,终究不能成就圣果,虽处正法时期,却如同末法时期。
净诸业障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善男子,云何寿命相?谓诸众生,心照清净,觉所了者。
善男子,什么是寿命相呢?就是超越了有所了的境界,似乎没有生灭了,只剩下清净平等的觉照。
净诸业障菩萨品
唐 佛陀多罗 译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善男子,云何众生相?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。
善男子,什么是众生相呢?就是超越了证和悟,似乎没有了分别,但还有所了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