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7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若诸国土,州县聚落,饥荒疫疠,或复刀兵,贼难斗诤,兼余一切厄难之地,写此神咒,安城四门,并诸支提,或脱闍上,令其国土所有众生,奉迎斯咒,礼拜恭敬,一心供养,令其人民各各身佩,或各各安所居宅地,一切灾厄悉皆销灭。
阿难,如果有国土、州县、村落,发生饥荒瘟疫,或战乱,或盗贼横行,以及一切有厄难的地方,只要书写这个神咒,安置在城门上,或者高处,或者寺庙,或者幢幡,让所有众生前来奉迎神咒,恭敬礼拜,一心供养,或者携带在身上,或着放于住处,那么,一切的灾难厄运全部消除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6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是故能令,破戒之人,戒根清净;未得戒者,令其得戒;未精进者,令得精进;无智慧者,令得智慧;不清净者,速得清净;不持斋戒,自成斋戒。
对于破了戒的人,可以使其戒根重新清净;没有受戒的人,可以使其得戒;不能精进的人,可以使其精进;没有智慧的人,可以使其得到智慧;身心不能清净的人,可以使其清净;不持斋戒的人,可以使其持斋戒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5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,从旦至暮,音声相联,字句中间,亦不重叠,经恒沙劫,终不能尽。亦说此咒,名如来顶。
如果要一一细说这佛顶光聚般怛罗咒的殊胜功德,我从早到晚,音声相连不间断,字句中间也没有重复,即使经过无数劫,也说不完。所以,这个咒也称为如来顶,其功德至高无上,无穷无尽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4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是佛顶光聚,悉怛多般怛罗,秘密伽陀,微妙章句,出生十方一切诸佛。
阿难,这个从佛顶光明中化佛所诵的悉怛多般怛罗神咒,每章每句都是秘不可宣、妙不可言的,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从中成就无上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3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自我出家,恃佛憍爱,求多闻故,未证无为,遭彼梵天邪术所禁。心虽明了,力不自由,赖遇文殊,令我解脱。虽蒙如来佛顶神咒,冥获其力,尚未亲闻,惟愿大慈重为宣说,悲救此会诸修行辈,末及当来在轮回者,承佛密音,身意解脱。
阿难向佛顶礼,对佛说:自从我出家以来,依恃佛的宠爱,只求博学多闻,没有实际修证的功夫,所以被摩登伽女的邪术所困。当时我心里是明白的,但力不从心,身不由己,所幸佛命令文殊菩萨持神咒解救了我。虽然我已领教了如来佛顶神咒的大威力,但还没有亲耳听过这神咒,希望佛大慈大悲,重新宣说一次,也是为了拯救法会中各位修行之人以及未来陷入轮回的众生,让大家都聆听佛的秘密法音而得到身心解脱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2) 安立道场

安立道场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蒙如来无上悲诲,心已开悟,自知修证无学道成。末法修行建立道场,云何结界,合佛世尊清净轨则?
阿难对佛说:世尊,承蒙如来无上慈悲的教诲,已经明白了要修证无学果位是完全可能的。我现在想知道,末法时期的修行人要建立道场,应该如何结界,才符合佛的清净仪轨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1) 安立道场

安立道场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汝问摄心,我今先说,入三摩地,修学妙门,求菩萨道,要先持此四种律仪,皎如冰霜,自不能生一切枝叶,心三口四,生必无因。
阿难,你问怎么摄伏妄心,我刚才说了,要入三摩地,修学佛法妙门,求菩萨道,就要先修持四种律仪,使身心像冰霜一样皎洁,一尘不染,这样就不会犯下种种过失,也不会心口不一,造恶业的因就断除了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六(13)四种清净

四种清净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如是世界六道众生,虽则身心无杀盗淫,三行已圆,若大妄语,即三摩地不得清净,成爱见魔,失如来种。
阿难,如果六道众生,虽然身心断灭了杀、盗、淫,这三方面的修持已经圆满,但如果犯了大妄语,那他还是不能入清净的三摩地,而会落入一种觉得自己已有很高成就的魔道,失去菩提的种子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六(12)四种清净

四种清净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又复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偷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
阿难,如果六道众生能做到内心不再生起偷盗之心,就不会再有生死相续。

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偷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
你修三昧,原本是为了出离尘劳,但如果偷心不除,就不可能出离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六(11)四种清净

四种清净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又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杀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
阿难,如果六道众生能做到内心不再生起杀心,就不会再有生死相续。

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杀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
你修三昧,原本是为了出离尘劳,但如果杀心不除,就不可能出离。
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