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21)七大本真

七大本真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水性不定,流息无恒。如室罗城,迦毗罗仙,斫迦罗仙,及砵头摩诃萨多等,诸大幻师,求太阴精,用和幻药,是诸师等,于白月昼,手执方诸,承月中水。此水为复从珠中出?空中自有?为从月来?
阿难,水性是不定的,有时候流动,有时候停息。室罗城里的迦毗罗、斫迦罗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幻师,为了求取月亮的太阴精,用来配制幻药,他们就在月光如昼之夜,手拿水晶珠,对着月亮,取月中之水。这水是从珠子生出,是空中本来就有,还是从月亮那里来的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20)七大本真

七大本真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火性无我,寄于诸缘。汝观城中未食之家,欲炊爨时,手执阳燧,日前求火。
阿难,火大是没有自性的,它要依赖于其他条件才显现。你看城里那些人家,要做饭了,手拿铜镜和艾草,对着太阳取火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9)七大本真

七大本真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来常说和合因缘,一切世间种种变化,皆因四大和合发明,云何如来,因缘略然,二俱排摈?我今不知,斯义所属,惟垂哀愍,开示众生,中道了义,无戏论法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您过去常常说因缘法,世间种种变化,都是地、火、水、风等四大和合的缘故,但为什么刚才又说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既非因缘、又非自然呢?我实在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,祈愿如来垂悯,为我们开示既不偏空、也不偏有的中道,是究竟道理,而不是戏论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8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又汝所明,意法为缘,生于意识。此识为复因意所生,以意为界?因法所生,以法为界?
阿难,正如你已经明了的,意根攀缘法尘,生出意识。这个意识是从意根生出,以意根为界呢?还是从法尘生出,以法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7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又汝所明,身触为缘,生于身识。此识为复因身所生,以身为界?因触所生,以触为界?
阿难,正如你已经明了的,身根攀缘触尘,生出身识。这个身识是从身根生出,以身根为界呢?还是从触尘生出,以触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6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又汝所明,舌味为缘,生于舌识。此识为复因舌所生,以舌为界?因味所生,以味为界?
阿难,正如你明了的,舌根攀缘味尘,而生出舌识。这个舌识是从舌根生出,以舌根为界呢?还是从味尘生出,以味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5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又汝所明,鼻香为缘,生于鼻识。此识为复因鼻所生,以鼻为界?因香所生,以香为界?
阿难,正如你明了的,鼻根攀缘香尘,生出鼻识。这个鼻识是从鼻根生出,以鼻根为界呢?还是从香尘生出,以香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4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又汝所明,耳声为缘,生于耳识,此识为复因耳所生,以耳为界?因声所生,以声为界?
阿难,正如你所明了的,耳根攀缘声音,生出耳识,这个耳识是从耳根生出,以耳根为界呢?还是从声尘生出,以声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3)十八界妄

十八界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复次阿难,云何十八界,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
另外,阿难,为什么说十八界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所显现的幻相呢?

阿难,如汝所明,眼色为缘,生于眼识,此识为复因眼所生,以眼为界?因色所生,以色为界?
阿难,正如你所明了的,眼根攀缘色尘,产生眼识,那么,眼识是从眼根生出的,以眼根为界呢?还是从色尘生出的,以色尘为界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(12)十二处妄

十二处妄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,汝常意中,所缘善恶,无记三性,生成法则,此法为复即心所生,为当离心,别有方所?
阿难,你常常在意知之中攀缘法尘,然后分别出善、恶、无记(不善不恶)等法则,你认为这些法则是从心生出的,还是离开心另有处所呢?
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