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6)五十五位

五十五位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是善男子,满足神通,成佛事已,纯洁精真,远诸留患,当度众生,灭除度相,回无为心,向涅盘路,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。
阿难,这样的善男子,具足了神通,成就了佛的种种善行,自性的光明越来越纯洁,越来越真实,远离种种过失,度化众生时,不住度化之相,以无为清净之心回向涅盘,这称为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5)五十五位

五十五位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是善男子,成佛子已,具足无量如来妙德,十方随顺,名欢喜行。
阿难,这样的善男子,成就了法王子后,具足无量如来妙德,从此在十方世界自在无碍,这称为欢喜行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4)五十五位

五十五位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是善男子,欲爱干枯,根境不偶,现前残质,不复续生。执心虚明,纯是智慧,慧性明圆,蓥十方界。干有其慧,名干慧地,欲习初干,未与如来法流水接。
阿难,这样的善男子,经过三个渐次的修行,贪欲之心已经干枯,六根也不会对境生起,今生残余的生命,不会再造业,也就不会再轮回了。他的内心总是保持虚空明净,妄念已尽,慧性的光明越来越圆满,照彻十方。由于智慧是因为欲习干枯而起,这称为干慧地,修到干慧地,是因为欲习干枯,但还没有与真如法性之水接应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3)三种渐次

三种渐次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云何现业?阿难,如是清净持禁戒人,心无贪淫,于外六尘不多流逸,因不流逸,旋元自归。尘既不缘,根无所偶,反流全一,六用不行。
什么是现业呢?阿难,像这样清净持戒的人,再也不会起淫心,也不会随着六尘流逸,而是回光返照,归于本心。既然不再攀缘六尘,六根也就不会对境生起,而是归于一心,不再生起见闻觉知的功用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八(2)三种渐次

三种渐次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云何正性?阿难,如是众生,入三摩地,要先严持清净戒律,永断淫心,不餐酒肉,以火净食,无啖生气。
什么是正性呢?阿难,众生要入三摩地,先要严格守持清净戒律,永远断绝淫心,不食酒肉,干净的食物也要用火煮熟,不要吃有生长之气的东西(指种子)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11) 二种颠倒

二种颠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,由因世界,虚妄轮回,动颠倒故,和合气成,八万四千,飞沉乱想,如是故有,卵羯逻蓝,流转国土,鱼鸟龟蛇,其类充塞。
阿难,有一类众生,因为虚妄的想而轮回,他们对动产生颠倒迷执,乱想和合成气,大致分为飞、沉两种,这样,便有了卵生的众生在国土流转,例如鱼鸟龟蛇之类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9) 二种颠倒

二种颠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阿难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辈愚钝,好为多闻,于诸漏心,未求出离。蒙佛慈诲,得正熏修,身心快然,获大饶益。
阿难从座位上站起,顶礼佛足,对佛说:我们这些人生性愚钝,只求博学多闻,而对于种种的有漏烦恼,却未生出出离之心。今天,承蒙佛的慈悲教诲,我等获得了正等正觉熏修法门,身心非常快乐,获得大利益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七(8) 楞严神咒

楞严神咒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说是语已,会中无量百千金刚,一时佛前合掌顶礼,而白佛言:如佛所说,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。
佛说完这些话,法会中无数的金刚都在佛前同时合掌顶礼,对佛说:正如佛所说的,我们应当诚心诚意地保护那些发菩提心而诵持神咒的人。
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