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0)二种根本

二种根本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​尔时阿难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,而白佛言:我是如来最小之弟,蒙佛慈爱,虽今出家,犹恃憍怜,所以多闻,未得无漏,不能折伏娑毗罗咒,为彼所转,溺于媱舍,当由不知真际所诣。惟愿世尊,大慈哀愍,开示我等奢摩他路,令诸阐提,隳弥戾车。
这时候,阿难在从座位上站起来,偏袒右肩,右膝跪地,合掌致敬,对佛说: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,一向得到佛的慈爱,现在虽然出家了,但是仍然依恃佛的宠爱(而放逸),所以,虽然多闻,但还是没有达到无漏的智慧,不能降伏娑毗罗魔咒,反而被其所迷,陷在淫室之中,这都是因为不明白修行根本的缘故。希望世尊大慈大悲,为我等开示修奢摩他的道路,让一切没有善根的人去除错误的知见。

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及诸大众,倾渴翘伫,钦闻示诲。
说完,阿难五体投地,与在场众人一起,静等佛的教诲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9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昔见佛,与大目连、须菩提、富楼那、舍利弗四大弟子,共转法轮,常言,觉知分别心性,既不在内,亦不在外,不在中间,俱无所在,一切无著,名之为心,则我无著,名为心不?
阿难对佛说:世尊,以前我曾看到佛与大目连、须菩提、富楼那、舍利弗四大弟子在一起弘扬佛法,常常说,这个能觉知分别的心,既不在内,也不在外,亦不在中间,它不在任何地方,不住于任何事物,这就是心,那么,不住于任何事物的那个,可以称之为心吗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8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,谈实相时,世尊亦言,心不在内,亦不在外。如我思惟,内无所见,外不相知,内无知故,在内不成,身心相知,在外非义。今相知故,复内无见,当在中间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我曾听说您与文殊菩萨等人谈论到实相时,世尊说,心既不在内,也不在外。我这么想,心若在内却见不到身体之内,心若在外就跟身体不相干,所以,心不在内,也不在外。既然内外是相知的,而又见不到体内,那么,心应当在内与外的中间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7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​阿难言:我尝闻佛开示四众,由心生故,种种法生;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。我今思惟,即思惟体,实我心性,随所合处,心则随有,亦非内、外、中间三处。
阿难说:我曾经听佛开示四众弟子,由于心生,导致种种法生;由于法生,又导致种种心生。我现在想,我这个能思维的体就是我的心,而与所缘的境相合之处,心随之生起,心不一定在内、在外或在中间处。

佛告阿难:汝今说言,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,随所合处,心随有者。
佛告诉阿难:你现在说,由于法生,导致种种心生,与所缘之境相合之处,心随之生起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6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今又作如是思惟,是众生身,腑藏在中,窍穴居外,有藏则暗,有窍则明。今我对佛,开眼见明,名为见外;闭眼见暗,名为见内。是义云何?
阿难对佛说:世尊,我现在又这么想,众生的身体,脏腑藏在身体之内,而窍穴露在外面。脏腑藏在里面,就是暗,窍穴露在外面,就是明。我现在面对着佛,睁开眼睛就能看见明,这就是见外;闭上眼睛就只能看到暗,这就是见内。我这个想法怎么样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5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佛所言,不见内故,不居身内;身心相知,不相离故,不在身外。我今思惟,知在一处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就像您所说的,由于不能知内,所以说心不在身体之内;又由于身与心相知,彼此不分离,所以说心也不在身外。我现在想,那能识知的心一定在某个地方。

佛言:处今何在?
佛说:在什么地方呢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4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​阿难稽首,而白佛言:我闻如来如是法音,悟知我心实居身外,所以者何?譬如灯光,然于室中,是灯必能先照室内,从其室门,后及庭际。一切众生,不见身中,独见身外,亦如灯光,居在室外,不能照室。是义必明,将无所惑,同佛了义,得无妄耶?
阿难向佛稽首,然后对佛说:我刚才听了如来所说,认识到我的心其实是在身外的,为什么这么说呢?就像灯光,在室内点燃,必定是先照亮室内,再从门户照亮外面庭院。一切众生,不能看见身体内部,只能看见身体之外,这就像灯光,放在室外,就不能照亮室内。这次我说的一定是对的吧,不会再有什么疑惑了,这跟佛的见解应该没有什么不同吧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3)七处征心

七处征心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​阿难见佛,顶礼悲泣,恨无始来,一向多闻,未全道力。殷勤启请,十方如来,得成菩提,妙奢摩他,三摩禅那,最初方便。
阿难见到佛后,向佛顶礼,伤心地哭泣,他恨自已久远以来虽然一向多闻佛法,却未成就圆满的道行。阿难恳请世尊宣说十方如来成就菩提所修的奢摩他、三摩地和禅那的最初下手处。

于时,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、辟支佛等,俱愿乐闻,退坐默然,承受圣旨。
当时,还有数不清的菩萨以及十方世界大阿罗汉、辟支佛等,都愿聆听教诲,他们退回自己的座位,静静地等待佛的开示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2)阿难遭幻

阿难遭幻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​时,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,请佛宫掖,自迎如来,广设珍羞,无上妙味,兼复亲延,诸大菩萨。
那时,波斯匿王因为其父王的讳日而设斋,并亲自迎接佛到宫殿用斋,斋筵上摆满了美味珍肴,同时还请了诸大菩萨前来应供。

城中复有长者居士,同时饭僧,伫佛来应。佛敕文殊,分领菩萨,及阿罗汉,应诸斋主。
城里又有其他长者、居士们,也趁这个机会设斋供养僧人,他们都期待佛来应供。佛就让文殊带领众菩萨和阿罗汉去赴这些斋主们的筵请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)序品

序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

如是我闻。
这是我亲自听到佛宣说的。

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有一天,佛在室罗筏城的祇桓精舍,与众多大比丘在一起,共一千二百五十人。
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