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6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若此见精,必我妙性,今此妙性,现在我前。见必我真,我今身心,复是何物?而今身心,分别有实,彼见无别,分辨我身。若实我心,令我今见,见性实我,而身非我,何殊如来,先所难言,物能见我?惟垂大慈,开发未悟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如果这个见精就是我的妙明本性,现在,这妙明本性示现在我面前。如果这就是真我,那么,我的(五蕴)身心又是什么东西呢?依我看,我的(五蕴)身心也是有分别之性的,反而您说的见性没有分别之性,还不如我这五蕴身心呢。如果确实是妙明本性让我可以见到,见性才是真正的我,而身体并不是我,那为什么如来之前否认说,当我看物时,物也在看我?恳请如来慈悲,让我们这些没有开悟的人明白这个道理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5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若此见性,必我非余,我与如来,观四天王胜藏宝殿,居日月宫,此见周圆,遍娑婆国。退归精舍,只见伽蓝,清心户堂,但瞻檐庑。世尊,此见如是,其体本来,周遍一界,今在室中,唯满一室,为复此见缩大为小?为当墙宇夹令断绝?我今不知斯义所在,愿垂弘慈为我敷演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如果见性一定就是我的自性,而不是它物,那么,我与如来一起来到四天王的宝殿,从日月宫眺望,我的能见之性能看遍整个娑婆世界。但是,当我回到祇桓精舍,就只看到这伽蓝之所、讲堂、房檐和走廊。世尊,这个能见之性本来是周遍娑婆世界的,为什么我进到室内,就只能看到这室内的事物,是能见之性缩小了吗?还是能见之性被墙壁阻隔了吗?我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,祈愿如来慈悲为我宣说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4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言:我虽识此见性无还,云何得知是我真性?
阿难说:虽然我知道了见性是无所归还的,但我怎么知道这就是我的真实心性呢?

佛告阿难:吾今问汝,今汝未得无漏清净,承佛神力,见于初禅,得无障碍。而阿那律,见阎浮提,如观掌中庵摩罗果;诸菩萨等,见百千界;十方如来,穷尽微尘,清净国土,无所不瞩;众生洞视,不过分寸。
佛告诉阿难:我现在问你,你虽然没有达到无漏清净的智慧,但靠佛的神力,要想达到初禅的境界,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了。而证得阿罗汉果的阿那律用天眼看阎浮提,就像看手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清楚;那些菩萨们,用法眼能看到成百上千个世界;十方如来,用佛眼可以穷尽如微尘般的国土,没有什么不能看见的;而凡夫众生,只能看到分寸之间而已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3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承佛悲救深诲,垂泣叉手,而白佛言:我虽承佛如是妙音,悟妙明心,元所圆满,常住心地,而我悟佛现说法音,现以缘心,允所瞻仰。徒获此心,未敢认为,本元心地。愿佛哀愍,宣示圆音,拔我疑根,归无上道。
阿难聆听了佛的慈悲教诲后,垂头哭了起来,对佛说:我刚才聆听了佛的妙音,领悟到,妙明真心是本来圆满的,是常住不灭的,然而,我刚才听佛说法,还是用攀缘之心在听、在敬仰。所以,虽然您为我们指出了妙明真心,我们也只是知道而已,并不敢真正认它就是我们的真心。请佛慈悲,为我们宣示圆满的道理,拔除我们的疑惑,引我们归于无上菩提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2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即从座起,礼佛合掌,长跪白佛:世尊,若此见闻,必不生灭,云何世尊,名我等辈,遗失真性,颠倒行事?愿兴慈悲,洗我尘垢。
这时候,阿难从座上站起来,合掌顶礼,长跪对佛说:世尊,如果这个能见之性的确是没有生灭的,那为什么世尊说我们这些人遗失了真性,产生种种颠倒妄想呢?祈愿如来慈悲,为我们洗去尘垢。

即时如来,垂金色臂,轮手下指,示阿难言:汝今见我母陀罗手,为正为倒?
这时,如来垂下金色手臂,将手指向下,然后问阿难:你现在看到了我的母陀罗手,是正还是倒?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(1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尔时阿难,及诸大众,闻佛示诲,身心泰然,念无始来,失却本心,妄认缘尘,分别影事。今日开悟,如失乳儿,忽遇慈母。合掌礼佛,愿闻如来,显出身心,真妄虚实,现前生灭,与不生灭,二发明性。
这时候,阿难和大众听闻了佛的教诲,身心泰然,终于明白,从无始以来,众生遗忘本真,却以攀缘尘幻、分别尘影的妄心为真心。今日听了如来的教诲,终于醒悟了,就像迷路的婴儿又回到了慈母的怀抱。他们一起合掌礼佛,祈请如来为众人揭示身心的真妄、虚实、生灭和不生不灭的道理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4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尔时世尊,舒兜罗绵网相光手,开五轮指,诲敕阿难及诸大众:我初成道,于鹿园中,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,一切众生,不成菩提,及阿罗汉,皆由客尘烦恼所误。汝等当时因何开悟,今成圣果?
这时候,世尊伸出兜罗绵网相光手,展开五指,教诲阿难和大众:我刚成道时,在鹿野苑,为阿若多等五位比丘及四众弟子说过,一切众生,之所以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或阿罗汉果,都是被客、尘产生的烦恼所误。你们几个比丘说说吧,当时是因为什么而开悟并成就圣果的?

时,憍陈那起立白佛:我今长老,于大众中,独得解名,因悟客尘二字成果。
这时,憍陈那站起来对佛说:我算是年龄较大的,在当初受度的众人中,我被称为最初解,就是因为我领悟了“客、尘”二字而成就圣果的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3)十番显见

十番显见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佛告阿难:世间一切诸修学人,现前虽成九次第定,不得漏尽,成阿罗汉,皆由执此生死妄想,误为真实,是故汝今,虽得多闻,不成圣果。
佛告诉阿难:世间的修行之人,虽然有的能修成九次第定,但很少能断灭一切烦恼而成阿罗汉果,这都是因为执着这个妄想之心是真实的,所以,你虽然博学多闻,仍然不能修证到佛的正果。

阿难闻已,重复悲泪,五体投地,长跪合掌,而白佛言:自我从佛发心出家,恃佛威神,常自思惟,无劳我修,将谓如来惠我三昧。不知身心本不相代,失我本心,虽身出家,心不入道,譬如穷子,舍父逃逝。今日乃知,虽有多闻,若不修行,与不闻等,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世尊,我等今者,二障所缠,良由不知,寂常心性。惟愿如来,哀愍穷露,发妙明心,开我道眼。
听到这里,阿难又悲泣起来,五体投地,长跪合掌,对佛说:自从我追随佛发心出家以来,依恃佛的威力,常常以为,我不需要苦苦修行,如来会赐我无上正定正觉的智慧。却不知我与佛的身心不可以相互替代,如果遗忘真心,即便身已出家,但心还没入道,就像一个人舍弃最宝贵的父亲而流浪,成为穷人。今天才知道,我虽然博学多闻,但如果不实际修行求证,就跟少闻或不闻是一样的,这就像只听别人说吃饭自己不能饱一样。世尊,像我这样的人被烦恼障和所知障所缠绕,实在不知道寂常不动的心性。祈愿如来垂怜,为我们彻底揭示这妙明之心,打开我们的道眼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2)二种根本

二种根本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佛宠弟,心爱佛故,令我出家。我心何独供养如来,乃至遍历,恒沙国土,承事诸佛,及善知识,发大勇猛,行诸一切难行法事,皆用此心。纵令谤法,永退善根,亦因此心。若此发明不是心者,我乃无心,同诸土木。离此觉知,更无所有,云何如来说此非心?我实惊怖,兼此大众,无不疑惑,惟垂大悲,开示未悟。
阿难对佛说:世尊,我是您宠爱的弟子,因为喜欢佛的妙相而出家。我这个心不仅供奉过如来,还供奉过无数国土的一切诸佛和善知识,而且我精进修行,一般人认为很难的事情我都去做,都是用这个心去做的。即使我诽谤佛法,永远退除了善根,也是因为这个心。如果像您所说的,这不是我的心,那我就是无心之人,与泥土草木一样了。离开了这个能觉能知的心,我还有什么呢,您为什么要说这不是我的心呢?我实在是惶恐不安,在场大众也都感到困惑,祈望您大慈大悲,开示我们这些没有觉悟的人。

阅读更多

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一(11)二种根本

二种根本

唐中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
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 怀迪 证译
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
北京龙泉寺皈依佛弟子 贤华 今译​

​阿难,汝今欲知奢摩他路,愿出生死,今复问汝。
阿难,你要知道修奢摩他的道路,超脱生死轮回,那么现在我再问你。

即时,如来举金色臂,屈五轮指,语阿难言:汝今见不?
说罢,如来举起金色手臂,屈起五指,对阿难说:你能看见吗?

阿难言:见。
阿难说:能见到。

阅读更多